金融时报:绿色金改试验田里的“1 1>2”-凯发体育注册官网
初冬时节,山林幽深。在毕节市大方县的天麻种植基地里,20多位村民正忙着采收天麻。刚刚挖出土的新鲜天麻整齐排布在林下空地上,预示着又一个丰收季节。
林下中药材种植是大方县的特色产业,贵州九龙天麻有限公司种植有机天麻,因其产品通过有机认证,当地银行基于此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了上千万元绿色信贷资金,支持天麻种植产业发展。截至目前,九龙天麻种植基地已带动周边1656户贫困户脱贫致富,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融合,为当地生态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助力。
普惠金融强调金融服务的公平性,绿色金融为可持续发展提供金融助力,二者在协同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具有高度一致性。在今年10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中,特别提到要“发挥普惠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作用”。推进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融合发展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这一点,在作为贵州省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发展试点县的大方县正得到生动诠释。
加快建立认定标准
“需要相关部门积极配合,共同制定针对普惠小微主体的工作机制、标准、监测体系的绿色发展标准,出台针对普惠小微主体的绿色认定标准、绿色产品服务认定标准等,便于其绿色资格的确定,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不容忽视的是,目前普惠金融与绿色金融在融合发展上仍面临困难与挑战。在实践中,两者的界定标准相对较为模糊。“这给金融机构对相关项目的认定与打标造成了一定的难度,一些应该归为绿色普惠的项目却最终没有得到认定,会损害相关主体探索绿色普惠发展的积极性。”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平靖告诉《金融时报》记者。
同时,普惠主体的绿色有效需求往往不足。绿色发展需要投入的成本相对较高,这对原本就规模小、资金实力相对较弱的普惠主体无疑会形成压力,因此,普惠主体大多数并不将绿色发展作为自己的责任和优先目标。另外,目前信息披露等制度建设尚不完备,相关规则未能较好地触达小微企业并对其行为产生约束。
针对以上实践中的问题,专家一致认为,未来应该加快相关标准体系的建设,让金融机构在实际操作中有明确标准可以遵循。“需要相关部门积极配合,共同制定针对普惠小微主体的工作机制、标准、监测体系的绿色发展标准,出台针对普惠小微主体的绿色认定标准、绿色产品服务认定标准等,便于其绿色资格的确定,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
对此,多地已经在展开探索。例如,人民银行贵州省分行指导贵州省农信社制定《绿色普惠信贷分类目录》,并在大方县积极试行。探索破解绿色普惠金融识别统计难题。该目录将绿色金融中以项目为主的识别方式,与普惠金融中以申贷主体为主的识别方式结合,帮助金融机构识别绿色普惠主体以及其绿色生产活动、绿色投融资活动,激励和扶持普惠金融支持绿色化投资、技术升级改造和绿色生产经营。
激发相关主体内生动力
“不仅要改进考核制度,将绿色和普惠贷款的规模、结构纳入银行的考核指标体系,还要进行宣传教育,改变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发展理念。金融机构应该认识到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的融合是必然之势,只有早调整、早转变、早创新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宏观经济建设,在日趋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取得优势。”
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融合发展的外部性特征明显,追求利润最大化又是金融机构的天然属性。如何激发相关主体推进绿色普惠金融的内生动力?
在专家看来,可通过加强政策引导等方式激发金融机构的意愿、提升市场活力。“引导更多资源投入其中,突破口首先是建立考核机制。”鲁政委表示,可以有条件放宽对金融机构针对普惠小微主体不良资产率的考核,鼓励金融机构开发更多绿色普惠金融产品。要提升对绿色认定结果的采信,推动绿色信贷等资源向获证企业倾斜,帮助普惠小微主体实现绿色转型。
大方县正通过建立政策激励机制,破解绿色普惠金融发展动力不足难题。人民银行大方县支行创新绿色普惠产业链再贷款管理模式,对符合条件的绿色普惠主体贷款实行全额报账、优先支持。2023年以来共使用再贷款支持金融机构发放绿色普惠贷款6581万元,余额同比增加2.15亿元,增长了25倍。该支行还引导辖内金融机构制定差异化优惠政策,主动让利绿色普惠客户。工商银行大方县支行依托“种植e贷”产品,以免担保方式为天麻种植户发放信用贷款,今年以来累计发放天麻贷款3200余万元,执行lpr基础利率。
在平靖看来,监管不仅要改进考核制度,将绿色和普惠贷款的规模、结构纳入银行的考核指标体系,还要进行宣传教育,改变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发展理念。“金融机构应该认识到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的融合是必然之势,只有早调整、早转变、早创新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宏观经济建设,在日趋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取得优势。”她表示。
以产业链建设推动融合发展
“要建立产业链全流程的碳排放监控机制,对产业链上每个企业在生产经营各阶段产生的碳排放,做到全面准确追踪。同时,积极探索建立碳排放考核指标体系,可将上游企业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碳排放量以一定比重计入下游企业的碳考核指标中。这样能形成倒逼机制,那些忽略绿色发展的企业最终会被凯发体育注册官网的合作伙伴‘用脚投票’踢出产业链。”
如何以产业链建设带动绿色普惠金融服务、促进普惠金融与绿色金融发展有效融合?
大方县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实例。按照“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破解绿色普惠金融缺少载体难题”的思路,当地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指导金融机构创新推出“绿色-普惠贷”“麻链贷”“古屋贷”等信贷产品以及“再贷款 绿色普惠主体”“检察公益诉讼 绿色普惠金融”以及“林业碳汇质押”等金融服务模式,推动开展产业链金融产品创新,为绿色普惠融合发展提供了抓手。
据大方农商银行董事长王永恒介绍,该行在当地推出“菌俏贷”“麻链贷”等信贷产品,贷款加权利率平均优惠100个基点,2023年以来为天麻、食用菌产业提供信贷支持1.34亿元,现有贷款余额同比增长了362.52%,促进了食用菌、天麻等产业发展、满足了产业链上下游绿色普惠主体的生产经营资金需求。“
我们着力构建绿色普惠融合发展机制,将绿色金融标准、绿色金融规则嵌入普惠金融活动全过程。随着绿色普惠金融政策逐步实施,壮大了一批绿色普惠市场主体,培育了一批特色优势产业链,带动了一批农户、贫困户、搬迁户发展致富。”人民银行毕节市分行行长李家鸽对记者表示。
更深一步来看,地方政府和企业应该树立产业链“环环相扣”的意识。平靖建议,要建立产业链全流程的碳排放监控机制,对产业链上每个企业在生产经营各阶段产生的碳排放,做到全面准确追踪。同时,积极探索建立碳排放考核指标体系,可将上游企业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碳排放量以一定比重计入下游企业的碳考核指标中。“这样能形成倒逼机制,那些忽略绿色发展的企业最终会被凯发体育注册官网的合作伙伴‘用脚投票’踢出产业链。”她表示。“
应该增强金融对于普惠主体的资金支持,使其有能力参与绿色发展建设。”受访专家一致表示。此外,要持续提升当地居民对生态产品价值的认知,提升普惠群体开展绿色活动的意愿度,同时,建立有效的保障机制,确保当地居民从中获益。